大晋,永兴十五年。 公卿大臣们议完事,依次从未央宫正殿宣室殿退出,一言一行皆有规矩,但时不时就有人抬头往天上看去。 天上有一大块透明却又泛着微光,似锦似布的东西。 天幕出现一个月,始终高悬于景朝天空,静默不动。白天亮着,晚上变暗,不会影响人睡觉,端的是玄妙。天幕明明远在天边,却又近在眼前,凡是在景朝国土上,无论是官还是民,抬头都能看到它,让人无法想象它是如何办到的,已经超出了世人的认知,一致被认为是神迹、祥瑞。 尽管神迹不会动,不会出声,但这不是更好吗?更容易让人操作。 朝廷第一时间站出来说,这是上天对皇帝德行昭彰,朝廷吏治清明,天下海清河晏的嘉赏。如今天下安定,朝廷的这番说辞,百姓毫不犹豫就接受信服了。 即使有脑子糊涂的人,坚持认为天幕是祸端、不祥,也只敢在私底下说说,不敢直接站出来忤逆朝堂。 天幕刚出现那会儿引起的波澜,已经在这一个月里被朝廷悉数抚平,上至皇帝公卿,下至贩夫走卒,渐渐将其无视。 丞相公孙达眼睛紧紧盯着天幕,神情严肃,身边太尉周武见到他一脸严肃,问道:“怎么了,又在看天上那块锦帛啊,它有什么好看的,都这么久了也没动静。” 丞相公孙达否认天幕没有动静的说法:“不,它动了。” 周围人听了,纷纷看向天幕,果然动了。众人一片哗然,惊讶、欣喜、慌张、担忧、平静种种情绪错综复杂。 宦官见到天幕的动静,连忙跑向未央宫禀告皇帝。 公孙达心情沉重,他向来敬鬼神而远之,他们口头上将天幕说成是苍天给予的神迹,谁知道它到底是还是不是呢,希望它真的是神迹,公孙达眼底不由流露担忧。 永兴帝上朝议政结束,带着太子和成年皇子回到后殿,熟门熟路询问太子对朝事的看法,又命内侍将在宫中念书的几个皇子带过来,考校他们的功课,以免他们偷奸耍滑,敷衍了事。 皇子们进来不久,便有宦官白着脸进殿,见到皇帝,脸上的慌张退去,放缓脚步,恭敬地拜倒在地:“陛下,外面的那块天幕有动静了。” “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