弱国公主到强国为质子该是什么样的凄惨境地? 李宝音知道历史上有很多凄惨的例子。甚至还有很多是公主的质子在异国他乡被欺辱的失去了性命。 全是她在得知自己要来北陈为质的时候,用几天时间恶补的。 来北陈为质子的决定不可能更改,李宝音觉得自己的好日子到头了,为了让自己对接下来的凄风惨雨有一个清醒的认知,李宝音把宫中所藏的史书都翻遍了。 可她父皇跟她说,事情没有那么糟糕。 南周是与北陈议和,不是称臣。 北陈兵强马壮,但连年征战又刚刚新定北都为新的都城,老皇帝死了,小皇帝才六岁,需要给新纳入的百姓休养生息的时间,这几年不能再动武。 南周数年前渡过渭水难逃至建业,打是打不过那些彪悍的北方骑兵,但老将尚在,守着长江渭水不让北陈南过一步,也是能够支撑几年的。 北陈灭不掉南周,南周打不回旧都,平息战火争取时间,北陈强要让她这个南周皇家唯一的嫡公主北去为质。 李宝音不是寻常公主,是南周皇帝唯一的孩子。是皇后所出的嫡公主。 她父皇为战事操劳数年,早年南渡受惊伤了身体,调养数年也没什么用处,后宫嫔妃皆无所出,只有她这么一个公主。 而且很有可能,这南周的江山,将来在没有孩子再出生的情况下,也是要交到李宝音手里的。 李宝音自幼受尽宠爱,宫中人人都将她看作珍宝,这样的宝贝疙瘩送去了北陈为质,南周朝野上下怎么不齐心协力的护着? 要真是在北陈出了什么事,拼着撕毁盟约,她父皇也要带人拼着一口气和北陈决一死战。 听说不会死,李宝音就不怕了。 人人都说嫡公主是为了大义来北陈,是高风亮节,牺牲颇多。 李宝音其实不在意那些说辞,她心里只想父皇与母后少操些心,父皇很多年不在后宫添置新人了,很多陪伴她长大的嫔妃两鬓也都生了银发。 她们会悄悄和她讲一点南渡时的仓皇与害怕,但更多的就不和她说了。 她们总是说,宝音不需要知道这些,宝音只需要高高兴兴的。 李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