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实,很多故事的开始,远比我们想象的要久远许多,那只匣子刚开始也远没有那么出名,出现得毫无预兆。 新中国70年代末,几个老农正塌腰扶着陷进地里的铁锹,朱老三叼着嘴里的烟猛吸了几口,火星在漆黑的山坳里转瞬即逝。 “朱老三,你他娘的不会是看花了眼吧?咱可都是在这山坳坳里养出来的,怎么几百号人就你挖见了宝贝?”站在土坑外的年轻人破口大骂道。 朱老三掂起锄头往地里扎:“你他妈的爱挖不挖,不想发财就滚蛋,少在那里说屁话!” 铁锹带出来一铲子黄土,全部倒在身后的土堆里,朱老三又一铲子下去,只听铲头“铛”地一声脆响,铁锹就再也探不下去了,常以盗窃为生的朱平三心中一紧,满眼的疲惫即刻荡然无存。 “有戏。”朱老三铲了最后一层土,撂下铁锹就开始徒手扒泥,他招呼年轻人道,“愣货!站着管个屁用!快来帮忙,咱们要发财了!” 那铁锹接触金属发出的脆响骤然消失在脑海,刚还和朱老三骂战的记忆很快被抛之脑后,年轻人丢下手里的铁锹,连滚带爬地跪在朱老三身边。 两个人四只手快速将覆盖在金属器皿上的泥扒开,一只手掌大小的金器很快出现在他们面前,看得那年轻人几乎移不开眼,朱老三虽然也爱财,但还不至于像自己这倒霉侄子那样没出息。 常年混迹在外八行的经历告诉他,这下面还有更加值钱的东西。 于是朱老三将碍事的侄子一脚踹倒在旁边的土堆上,自己则继续用手往下扒着泥土,很快,他的手指摸到一件颇为坚硬的物体,这东西的体积显然比刚才那件金器大了些。 是只玉器盒子。 他加快速度将玉匣子清理出来,只消得一眼,朱老三便将那只玉匣藏入怀中,并用自己那破烂衣服裹得严严实实。 这个山坳明天还要进行正常工作,为了不叫人发现,朱老三和侄子将地里的土全部填了回去,又在上面盖了点儿杂草,二人这才满心欢喜地离去。 一周之后,一名赤脚大夫在淮河某处泥沟桥上停下歇脚,原本闷热的天气顿时变得阴风阵阵。 赤脚大夫深觉不妙,于是快步过桥,却见拱桥正下方挂着一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