于世间三界交汇之处,有一广大浮洲,灵气氤氲,名唤定世。 此处神地正中心的灵脉之源,由群玉山环环相围,有宫殿数座,唤作中枢。 此刻天色方明,残月未尽,中枢内廷司才熄了彻夜不灭的明珠灯火。 仙官紫毫抱着两本医书自屋舍中走出,沿宫道往医官署去。 他熟门熟路地和外间换值的医官打招呼,官署内有一鹤发老者,正带着药童,在高大的药架前挑挑拣拣。 医老一回头就瞥见了他,瞅着他怀里那两本几日前才借走的医书,道:“司记署日日忙碌,你是从哪儿抽的时间看书?” 紫毫没提自己昨日休沐,熬了一个通宵,而是满脸得意道:“兴许是跟着我先主,耳濡目染的呢?” 医老不接话,冷哼一声扭过头去,让身边小童带他去取本新书。 医书架子在官署另一边,紫毫一边翻看架子上的医书,一边与小童说话。 他一贯性情外向开朗,与人很说得来,再加上于医道聪慧,常能反过来教教这些小童,小童们因此极喜爱他。 这小童兴致勃勃地问:“紫毫仙君,前几日你说段郎在薛国打了胜仗,这几日如何了?” 凡人几十年,生老又病死,在神仙眼中不过弹指一挥间。但人间惊才绝艳者却十分难得,不知多久才能遇到一个。 而如今,人间就有这么一个。 紫毫在司记署负责抄录人间事记,常喜将一些趣事说与人听。人间这位无双段郎,是他近来关注的目标。 紫毫一边翻书,一边答道:“他先行一步回了王都,此刻还在路上。待过些日子有了其他动静,我再来告诉你。” 小童有些无趣地瘪嘴:“哦。” 他闷闷不乐地问紫毫道:“苍洲的仗都打完了,段郎回去以后,要做什么呢?” 紫毫想了想,道:“圣主名臣,当治数十年河清海晏罢。” 他这话说得太过理想。小童惆怅地望他一眼,正要开口,却听见院子里有人齐声敬道:“见过使君。” 二人抬头望去,院中行来那年轻武神,穿一身明蓝色的劲装,绣带束发,腰畔袖口都扎得紧俏。 他修长的双腿迈开大...